广西南宁原创跨年大展《意象》开展 开启民族美学寻美之旅******
中新网南宁12月30日电 (杨陈 张璐瑶)广西南宁博物馆历时两年多精心打造的原创跨年大展《意象——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审美及其当代重塑展》30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带领观众开启民族美学寻美之旅。
图为展览现场。 杨陈 摄展名“意象”,取自中国传统美学中“美在意象”的观点。展览共分“天·人”“象·意”“约·繁”“常·易”四个部分,通过甄选的65件(套)民族服饰以及各民族制作服装的原料器具,展示少数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学意蕴,探索少数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可能性,讨论民族美学与现代审美的关联,启发更多人在弘扬民族美学的道路上守正创新、赓续民族文化。
图为展览现场。 杨陈 摄展览不仅在内容设计上独具匠心,在展陈设计上也做出了创新。展标的设计来源于万花筒的图形构成创意,用万花筒对称排列成新的视觉图案,交织出西南少数民族服饰追求意象美的生活美学。展标上的四个图案,是展览四个部分的代表性图案的变形。
展览空间采用了艺术装置与陈列并行的方式,将场景、设计、文字、展品融为一体,将少数民族生活的环境、节日的场景、服饰的色彩与纹饰一一解构重塑,融入到展厅的艺术装置当中来阐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从多种全新的视觉角度向观众呈现民族服饰之美。
图为意大利著名设计师Giancarlo Mossi Borella设计的展品。 杨陈 摄据悉,本次展览中的最后一件展品,是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Giancarlo Mossi Borella专门为本次展览设计制作。他从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元素中获得灵感,结合西方时尚艺术进行创新。希望通过这样一件既引领现代审美潮流又具有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内涵的服饰,引起人们对于民族美学如何在当代进行重塑的思考。
本次展览由南宁市博物馆、广西壮锦博物馆、南宁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广西金壮锦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开展期间,南宁博物馆还推出了研学课程、展览配套研学折页等宣传教育活动,丰富观众的看展体验。(完)
歌曲《多了一个家乡》****** 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迅猛发展,许许多多的人或“北漂”,或“南下”,或“西移”,或“东迁”,从此,工作、生活在了新的家乡。有人说其是另一个故乡,也有人将之定义为新的家乡,我更认同后者。他(她)们心藏“乡愁”与“城愁”,用“没有得拿什么去舍”这一本我的价值追求,激励自己努力打拼、逐梦。“脚步匆忙因那放不下的力量”,这力量是和解想像与现实的最好方式,可以打造美好的今天,遇见更好的自己。 人间正道有沧桑。在高楼林立、硬朗有型的城市,我们蘸着疼痛,也写着幸福。谁不渴望这城市像故乡一样“也有那柔软的地方”,以期疗愈感伤与疼痛、宽容失败和平凡。幸好,这城市用温暖的光将那些愁绪、感伤和疼痛缝合在我们的身体里,化作“虚无”。 愿你我:在这里,能安放下自己的灵魂,拥抱妥妥的幸福。 此歌,致敬亲爱的城市,致敬向往美好、追逐梦想的那每一个你、每一个我。(词作者:周卫平)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